10月27日,國家網信辦發(fā)布消息稱,為有效解決網民反映強烈的手機瀏覽器網絡傳播亂象,國家網信辦即日起對手機瀏覽器進行專項集中整治,重點聚焦行業(yè)突出問題實施“靶向治療”,通過督導整改立起“帶電的高壓線”,推動手機瀏覽器傳播秩序短期內實現實質性好轉,回應社會關切。
本次專項集中整治和督導整改的8款手機瀏覽器分別為:UC、QQ、華為、360、搜狗、小米、vivo、OPPO。從8款手機瀏覽器名單來看,可以說基本覆蓋了傳統互聯網資訊企業(yè)與老牌終端企業(yè)。
8款手機瀏覽器中,UC、QQ、360、搜狗為互聯網企業(yè)背景,早在3G、4G時代,其提供的資訊便在電腦端、手機端等平臺出現。彼時,由于自媒體時代尚未盛行,其資訊來源仍以傳統大眾媒體為主,內容質量上可以說有一定保證。
華為、小米、vivo、OPPO為老牌終端企業(yè)背景,從4G時代開始,直到目前的5G時代,終端企業(yè)開始謀求手機瀏覽器市場。早期,這些終端企業(yè)還相對保守,只在自身發(fā)行的終端上強綁定自己開發(fā)的手機瀏覽器,卸載軟件也對此無可奈何。隨著中國終端企業(yè)在全球產業(yè)界實力脫穎而出,這時的手機瀏覽器已經充斥各大APP市場,并且由于前期的用戶積累,甚至出現了A終端用戶在使用B終端瀏覽器的習慣行為。于是乎,手機瀏覽器產業(yè)正式迎來了終端大客戶入局。
然而,隨著自媒體時代到來,一些手機瀏覽器廠商為了有足夠的內容源,更為了迎合所謂的“碎片”化信息流,開始設置自媒體板塊。這其中,尤以UC、QQ等為甚。只要上傳身份證信息,再填寫一些個人信息,起個自媒體名字,加個頭像與簡介,就可以隨意發(fā)表個人文章了。
于是,自媒體大軍充斥手機瀏覽器內容大網,質量不齊,好壞不一,博眼球、秀下限、亮出格、擺浮夸等各種低俗文化讓人不堪入目。甚至一些無中生有的炒作、攻擊、夸大等直接升至為熱點話題,其影響力嚴重違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
并且,讓人十分不解的,這類無良內容經常會被大范圍轉載,有的還被一些搜索軟件因熱門出現在前幾頁之中。由此,其手機瀏覽器界的資訊亂象可見一斑。
在筆者看來,本次整治的核心為:違規(guī)采編的自媒體!自媒體作為一個時代產物,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。一刀切式的全面否定自媒體顯然有失公允。但是,從本次整治8款瀏覽器事件來看,違規(guī)采編的自媒體應為整治的核心。
萬物互聯時代,信息內容高度碎片化,加之一些APP軟件利用人工智能,對用戶喜愛看的內容拿捏到位,所以就會出現內容同質化、泛濫化,好壞參半。這就需要手機瀏覽器把好審核關,而這也是本次網信辦選擇集中整治的原因。
大浪淘沙,沉者為金。只有經過審核并且有價值的內容才會真正造福人民。